首頁 ﹥ 哺乳懶人包 > ❖哺乳懶人包 > ❖哺餵母乳的新生嬰兒嚴重紅屁股、腹瀉的因應建議
哺餵母乳的新生嬰兒嚴重紅屁股、腹瀉的因應建議

嬰幼兒腹瀉時,由於水分和電解質經腸道流失,造成脫水和電解質的失衡,因此評估體液流失的程度是治療嬰幼兒腹瀉的首要工作。 一般脫水的評估方法,常是利用體重減少的百分比來計算,而脫水的程度可以依症狀的嚴重度分為:
(1)輕度脫水:皮膚黏膜乾燥、稍微感到口渴,排尿也可能些微減少。
(2)中度脫水:精神不佳、體重減輕、心跳加速、前囪門及眼球下陷、肢端因循環不足而呈斑駁狀、乏尿等。
(3)嚴重脫水:無尿、昏迷、抽搐、意識不佳、甚至休克等狀況。

(1)厭食和禁食可阻止適當的能量和營養攝取。
(2) 胃腸道對各種營養素的吸收能力降低。
(3)體內過多氮素可能從尿及糞便中流失。
(4)發燒及全身性疾病時,代謝的需求增加。因此如果持續地受胃腸炎的影響下,長期可能造成兒童的生長遲緩及營養不良,甚至影響認知發育。

(1)刺激腸道細胞的再生,以加快腸道的恢復。
(2)降低腸道通透性,以減少體液的流失。
(3)刺激腸道荷爾蒙的分泌,增進胃腸的功能。




在胃腸炎的情況之下,餵食母乳的嬰兒應該要繼續哺餵母乳而不需要暫停。
證據顯示,哺餵母乳的嬰孩相較於哺餵配方奶粉的嬰孩,除可降低嬰幼兒急性胃腸炎的風險外,還可以避免急性胃腸炎時發生營養攝取不足的情況。
以哺餵母乳為主的嬰兒可避免嚴重性的腹瀉、腹瀉時有較少的排便量、也較少需要使用到口服葡萄糖電解質溶液。研究也發現哺餵母乳的嬰孩在輪狀病毒胃腸炎時會復原較快。
1. 寶寶對母乳中的蛋白質不適應:
建議母親注意飲食與寶寶排便之間的關係,可避免一些奶製品、帶殼海鮮、豆製品類的飲食,有時候母親飲食控制是需要的。
2. 母乳中乳糖過高,孩子無法完全消化吸收:
通常發生在「擠奶瓶餵且奶量豐沛」的媽媽身上,因為擠出的奶較偏向乳糖比例高的前奶,而脂肪比例高的後奶並不容易擠出,若有必要以「擠奶方式」移出奶水時,乳房需排空到很鬆軟,若寶寶經常產生紅屁股、腹瀉、腸絞痛、脹氣等情況,請哺乳家庭會需要思考是否應從根本的「調整哺乳方式」來改善症狀。
3. 寶寶腸胃發炎時乳糖酶首當其衝的減少,腸黏膜無法代謝吸收食物中的乳糖,進而腹瀉,所以腹瀉嬰兒改用“無乳糖配方奶”可以減少腹瀉,這只是一個“症狀治療的方法”。






急性胃腸炎的嬰幼兒胃腸道中分解乳糖的酵素(乳糖酶)容易被破壞,如出現乳糖不耐症的情況時,可以考慮使用無乳糖配方奶粉,「但不建議常規和長期使用」。
臨床上將配方奶粉沖泡稀釋,目的就是在稀釋乳糖,但需考慮病童的營養攝取是否足夠。
至於是否稀釋奶水,則依據臨床需求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