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哺乳懒人包
2
♥哺乳故事
3
♥哺乳不单单只是哺乳;哺乳也是检视自己及疗愈自己的过程:小宝妈&小宝的哺乳故事4
Missing parameters [corpname]

a625b183d1644e2fe7c4858a8435053a.jpg



【哺乳不单单只是哺乳;哺乳也是检视自己及疗愈自己的过程:小宝妈&小宝的哺乳故事】
再次引用曼德拉Nelson Mandela说的:「愿你的选择反映出你的希望,而非你的恐惧。」
藉由小宝妈的哺乳故事,我想就泌乳顾问的角度来分享个人观察以及经验谈,内容非常短,但是却非常发自内心深处,那便是:「每个人都应该与自己和解,善待自己内心的小孩,也就可以以不同的眼睛来看待周遭人事物了。」
祝福大家选择的都是你所期待的!
小宝&小宝妈的哺乳故事
[妈妈篇]
嗨!大家好,我是小宝妈!
我原以为哺乳就是把孩子「督」过来吸奶,这么简单是能有多难呢?!因而在生产前,一直没有补充关於「哺乳知识」。
产后第一天,护理师帮我桥姿势弄了一两个小时,因我乳头短平,儿子始终含不上乳头,产后的我感觉虚弱又全身酸痛,但⋯让我感到难过的是,我儿子怎么喝不到妈妈奶呢?完全跟我「想像中」的「督来吸奶」完全不同。
第二天我的胸部,立马涨到不行,整个胸部都是硬的,儿子更是吸不到,每吸一次就觉得好痛,只能一边哭一边让儿子吸,心想「怎么喂奶这么痛苦?」怎么跟
当时在医院护理师建议下,找了乳房复健科,去了发现是躺著被疏通乳房,确实在我整个胸部都涨到不行的情况下,疏通完实在觉得很舒服,但⋯问题并没有从根本被解决,到了晚上又涨了,只好又是手挤又是敷高丽菜。
到了月中,月中以规律的4小时喂一次奶,每回亲喂完不到一小时,他又哭哭,完全搞不懂他为何哭?他为何撑不到4小时呢?月中护理师说「因为妈妈奶稀所以宝宝容易饿」
每回送到我面前已是哭成泪人儿且又饿到不行的小宝宝,月中护理师会帮我桥喂奶姿势(当时我好担心哪天没有护理师帮我桥姿势,我就不会喂奶)
因我乳头问题,原本就已经吸不太到,加上很饿更是没耐心吸,只好再请护理师泡配方或温母乳来瓶喂˙,当时的我,觉得喂完他,我要挤奶(因为很涨)又要抓紧时间吃饭,然后还要休息,觉得为何喂奶这么累?心想著会不会回家宝宝就被我喂瘦了?还是养不大之类的问题,让我好忧郁。
某天我跟表妹聊起喂奶,她说了自己亲喂过程,我好羡慕觉得「为何她能在喂奶时感到幸福,我却只有满满的焦虑?」
第一次见到老师,我秒飙出「老师我好焦虑」,满脑子的「为什么」及「哺乳姿势」想问他,她与我想像的很不同,并没有教我很多哺乳姿势,也没有帮我桥姿势,每当她说什么,我总会说「可是我以前试过如何如何的失败」
她说「妈妈,你愿意忘记你有过往挫折的经验吗?」
「如果放不掉过往的学习经验,对於挫折有太多留恋时,就无法真正活在当下,进而改变了。」
当老师说「妈妈奶很多」我深怀疑,若是;为何我喂不饱儿子?为何他一直哭哭?
当天试了一个姿势(生物哺育法)看到儿子喝到晕倒满足的样子,老师要我看「事实」但我仍深深怀疑自己,总想著「这样够好?」「这样可以?」既使我已经看到宝宝吃饱,仍带著怀疑不肯相信当下的事实。
老师跟我说「活在当下,看眼前事实」我仍只在意「自己的感觉」,完全看不到儿子已经昏昏沉沉吃饱喝足被奶醉的样子。
第一次的谘询哺乳就这样在我内心仍有几千几百个问题中结束,老师推荐我来参加母乳支持团体的聚会。
当时我只觉得「这个我又不需要」看了看主题,心想「等有想听的主题再去」,「等宝宝大一点再出门」。
原以为谘询之后会一帆风顺结果,还是一样觉得不舒服,觉得每次哺乳都好痛苦,也搞不懂为何已经喂奶了宝宝还是哭不停?为何宝宝要人一直抱著无法像是某某儿子ㄧ样可以躺在安抚椅上?永远的睡不饱,到底是怎样?!
每回儿子哭,我就会按著饥饿线索图,按图找是否有一一答对,如有我才会喂,可这样的紧绷方式,我只知道(感觉到)我好不快乐,我一直想找答案,想知道一个「为什么」。
我在line问老师以上问题,但老师只要我好好观察儿子及来母支,还有要我「心甘愿」,我完全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只觉得,如不甘愿,我怎可能生下他?脑子更是千万结结在一起。
(当时老师回我「妈妈太依赖网路的文字,只要脑(心)卡住的妈妈,来了母支起码3次,转变都是超乎想像的」)
这段时间,我跟儿子跟老公关系都很紧绷,每天起床就好想哭,觉得每一天都好漫长,觉得我的人生就要喂奶一辈子,某天,早上起床忽然觉得,我这辈子都要待在床上喂奶一辈子,我连外头的阳光怎样都不知道了,就大哭起来。老公说「不然不要喂,我们喝配方」我说「我们再找一次董老师,如这次再没成功,我们喝配方吧」当时我仍想搞懂「姿势」,仍想要有一个人给我所有问题的解答,让我内心的不安感觉得到回应。
就这样,老师第二次来到我家。老师这次一样指导了左边喂奶的姿势,谘商时,老师说到「甘愿」其实我不是很懂,觉得「我都当妈了,怎么可能不甘愿」,老师进而说「心要甘愿,亲喂是一件很亲密的事」。
也许是身体当妈妈了,但是心灵还没跟上,就会感觉怎么做都辛苦,只有心理跟上了,即使身体(哺乳技巧)没跟上,也会慢慢进步,因为这就是做喜欢做的事。
老师一样在最后邀请我去母支,她说「只要来3次,你就会不同」我心想「怎么可能,我就去3次」很想跟老师赌,看3次之后有没有不同,我不觉得,去了聚会人生就会改变,但我内心好奇到底「母支有多神奇」。
第一次去,觉得「哇原来我不孤单,好多妈妈都是这样」我的某些问题好像得到回应,解答。
第二次去,觉得心里某些地方被打开了。
接著⋯⋯默默的去了好多次,每次去都觉得,像是一颗被充饱电的电池,育儿之路好像不再这么辛苦沉闷。
以前觉得,哺乳不就是哺乳,现在看哺乳是一种检视自己与疗愈的过程。,也是重新看待自己与伴侣关系的过程。
两次的谘询都聊到原生家庭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我这才知道影响这么大。
当老师说到「原生家庭」,我知道这是内心很大一个缺口跟伤痛,我的焦虑来自於内心这份极大的不安全感,没有人可以懂为何我这么焦虑、害怕,包含我先生。在过程中,我反覆塞奶,始终放不开,处於不快乐的状态(每回塞,我又要犹豫要不要喂?喂了他会吃?不吃怎么办?吃了会不会奶越吃奶越多?)。
我知道我与先生关系很紧绷,先生对我而言就像是浮木一样,我只能紧紧抓著他,让他压力很大,但我却不知道怎么办。
原生家庭,极少给予我称赞、鼓励,带来的很多否认(定),我与父母之间非常疏离,他们总以「我有给钱=有养育」的想法在养育我,所以在成长过程中,我衣食无缺,但我的内心属於爸妈亲子间哪块却超级空,他们面对亲子之间问题(或其他问题)都以逃避在解决方式,像是,觉得养小孩太累,就丢给阿嬷、保母。
因母亲的关系,从怀孕开始就决定我要当一个一百分的妈妈,我不想出错只想答对,可另一面,在生理上当妈,可我心理却不是那么想当妈,我害怕变成我妈妈哪样,害怕我是不是哪里做不到?做不好?心理觉得,当妈好辛苦要舍弃好多,每天喂奶、哄睡,好像没有捷径、没有尽头,我很想逃避这一切,在我内心两种心情纠结著,因而,对於「甘愿」的事,更是不甘愿,这种矛盾感觉,让我从内心抗拒与儿子间的亲密关系。
在过程,我逐渐面对真实的自己,后来既使答错儿子需求时也无所谓,当然一开始还是会觉得失望难过(毕竟我都这样生活快40年)我开始学著把焦点放在观察儿子一举一动,看他某些动作是不是什么意思?有时会答对,有时错,渐渐答对频率越来越高,这就像是谈恋爱,一开始不熟慢慢越来越熟,越来越有默契。
我试著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感觉、想法,面对那个受伤的我。试著不去听、看以前爸妈对我说的话、做的事,也许他们也有受伤的童年、经验。
学著不去看失败的经验(时候),也试著肯定自己,我相信「我儿子我最了解他,只是我们暂时还不熟,总有天我们会熟到翻过去」。
学著活在当下,当下的感觉才是一切,以前判断错误,儿子不要喝奶,我就会一直想「为何错?到底是哪有问题?」后来我会想「哪就下次再答对就好」那一瞬间,真的觉得有种放松的感觉。我不再以逃避方式面对儿子哭闹,以前我会只想丢给老公,没有他在我就跟废人差不多,他只要出门上班我就觉得度日如年,我甚至还想著是不是要找24小时保母,我可以认真工作这类的逃避法。
我开始面对,既使儿子莫名的哭闹(不是饿,也不是尿布湿,可能是想睡睡不著,也可能是太多天没拉屎)抱抱他,跟他说话,试过开kkbox直接唱歌(一种把家当ktv概念,儿子就是我的粉丝),不喜欢安抚椅,那就背著(买一条适合自己的背巾带你上天堂)释放妈妈双手,开始滑手机、看电视、吃饭,渐渐他好像可以懂我说什么,渐渐可以放下躺在安抚椅上几分钟,渐渐的⋯很多事情都渐渐开始。
因母支关系,妈妈们鼓励,相邀出门。我开始试著带孩子出门走跳,从百货公司开始到博物馆、亲子馆、公园,一开始一定要有老公相陪,到后来只要我想出门就出门。一开始会想「这里带孩子去适合吗」到后来只要背著就出门,他出门看看也可以放电。开始觉得,一日一日时间过的好快,不再是之前的感觉好漫长,也不再是那个把line群组的妈妈们当浮木想立刻求救的我。
在这过程中,队友的支持很重要,从医院到月中到回到家中请老师来,队友都是全力支持,每回去母支他也一去,听到妈妈们的育儿辛酸,也从其他妈妈们那得到鼓励。
当我开始觉得,老公不再是我唯一的浮木,还有很多妈妈们,还有我自己,好像我跟老公之间关系,稍微得到一点放松,在这之前,我们常为了很多小事争吵,我觉得我的辛苦不被了解,他觉得他上班压力已经很大回来还要当我唯一的浮木,但我们愿意好好沟通,真正的敞开心讨论内心真正的感觉,面对我内心那份极大的不安全感,来自於我感觉随时会被抛下,就像是我爸妈对我ㄧ样,直到现在我仍在修复与重建、调整自己与老公与儿子之间,我知道这种感觉不会也不可能一瞬间消失,但我愿意面对,既使我知道很难。
当我开始有一点意识到「我是小宝妈时」好像开始甘心、甘愿当小宝的妈妈陪著他,一起长大,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哭,感觉也像是他陪著我过小时没人陪的童年。我不在乎,谁的小孩睡过夜,谁的孩子能躺安抚椅,他为何一直骂骂号,他为何溢奶溢不停,他为何怎样怎样⋯⋯从前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觉),我开始会慢慢观察(看)小宝的需要,他要什么?喜欢什么?也开始在乎老公的感受,因为放松跟看到需要、感觉,我能更敞开跟老公沟通、谈话真正内心的声音、感受˙。当然这个平衡还在过程中,我们都还在学习。
当现在大家看到我能这样「放松」、「快乐」,总好奇如何做到?开始,真的不容易,踏出门第一步,外头世界很大,跟在家里闷著头、寻找网路答案、找同温层的文字安慰是很不一样的,后者多辛苦、多苦闷,出来之后,会发现外头有一群妈咪们带著宝宝走跳,大家一起聊天育儿说笑。
最后,我想说的是,有快乐妈咪才有快乐家庭,也才有快乐宝宝。



c38e0e3e241385d99fc760e71983e769.png




首页             
最新消息     
乳房常见问题     
亲喂常见问题   
促进及维持泌乳     
母乳哺育迷思     
母奶宝宝常见问题   
其他母乳哺育问题     
浅谈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   
哺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