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哺乳懒人包
2
♥哺乳故事
3
♥整个公园、卖场、朋友家、教会都是我们的哺乳室,咪宝妈&咪宝的哺乳故事4
Missing parameters [corpname]

36a364d4cc169575fcf91da97302cc4f.jpg


【整个公园、卖场、朋友家、教会都是我们的哺乳室,咪宝妈&咪宝的哺乳故事】

习俗中有著许多的禁忌,例如:孩子未满4个月龄不可外出,坐月子母婴不可吹到风,亦或是婴儿没有6月天…等(后二项期待有妈妈分享经验),有时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未满4个月龄的宝贝不可以出门?? 殊不知我们的宝贝是从1亿〜3 亿5 000万只精子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吗??既是菁英岂有限制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F7vWCSmdH0 影片出处:【影片控】四分钟看怀胎十月的过程, 太神奇!
以下是咪宝妈&咪宝的哺乳故事〜
咪宝六个多月了,意味著我成为一个亲喂妈咪已经迈入第七个月,多不可思议!在产前我对亲喂是充满恐惧的...
由於个人成长过程的一些痛苦经历,其实我是一个对身体亲密接触有排斥感的人,孕期乳头的敏感让我连自己洗澡碰到都会很不舒服!以往听到亲喂,大多是觉得「那太奇怪了吧,让别人含著自己的乳头吸,太不舒服了!」,尽管亲喂妈咪们是那么幸福地分享著亲喂的幸福感觉...因此产前我就决定,我不想要亲喂,把母乳挤出来就好,反正宝宝有喝到母乳就好。另一方面,对母乳认识的不足,让我以为母奶只是比配方奶营养一些,差别不大,不需要太在意,而且自己不一定有奶,所以也先准备好了配方奶粉应急。
还记得生产那天,看到自己的宝宝觉得好不真实,因为产前各路好友的劝说我没有选择母婴同室,生完不久宝宝被抱去婴儿室,我也回病房休息。那时不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位母亲了,只是觉得完成一个任务了好累。几个小时后的半夜电话响起,婴儿室打来请我去喂奶,先生推我走过长长的走廊过去,到婴儿室哺乳区洗干净手,忍著下体伤口的疼痛坐下,也不知道哺乳枕怎么用...这时护理师抱著宝宝走向我让我抱著她,好小好小...眼睛眯眯的、皮肤红红粗粗的,但这是我生下的宝宝,好神奇啊...就在我惊奇之际,护理师快速教我使用哺乳枕和摇篮式哺乳;与其说是教我,不如说是帮我把宝宝摆好就离开了。宝宝的吸力很微弱,但是她的小嘴一动一动的在我怀里,我一点也没觉得不舒服,而是有一股暖暖的幸福感!从此住在医院的三天,每四个小时被call去喂奶就是我最期待的事!因为我可以抱著宝宝好久好久,可以看看她可爱的小脸,可以供应她赖以为生的食物,我觉得好有成就感。因为宝宝多少都有在吸,而且婴儿室没有通知什么异常,我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奶水应该很充足吧!殊不知出院领宝宝那天,婴儿室告知宝宝黄疸指数13、体重下降10%,我马上就掉下眼泪,旁边的家人也三言两语说是奶不够,让我更加自责...但是医院并没有给我哺乳相关的资源转介或是建议,只是约了几天后的回院追踪。现在回想起来,生产医院的哺乳卫教资源不足,其实对母婴是有消极杀伤力的。
出院到了月子中心,马上跟月中护理师说明宝宝情况。那天第一次跟我接触的护理师建议我补配方奶给宝宝喝,以控制黄疸情况,我也欣然答应了,殊不知这造成我后面几天的艰难处境!产后第四天,也就是进月中当天下午我大涨奶了,奶又热又痛又硬!我自己在房间按来按去,始终只挤出几滴奶,几位护理师来房间帮我挤,都让我痛不欲生却移出有限!那天下午刚好宜蓁老师在月中开课,课题是如何增加奶量。我跟先生说,我奶都涨成这样了,还有需要去学吃什么会发奶吗?但先生说有课就多去听,我就还是去了。到了课堂上,老师让我们五六位妈咪分享自己目前的哺乳状况,然后就我们的情况给予正确的观念建议,然后才用投影片说明奶量建立的正确观念(勤亲喂、肌肤接触、足够适量的水分等等),也有带到母乳成分的营养丰富和活性,亲喂是最新鲜提供母乳且可以透过吸吮刺激宝宝发展的哺乳方式等等,这些资讯真是令我耳目一新、跃跃欲试。课后讨论轮到我时,我抱怨著为什么宝宝吸吮这么没效率呢?这不是她的求生本能吗?老师微笑著问我「妈妈你有没有想过,有没有可能是妈妈没有舒服哺乳姿势,导致宝宝无法确实含乳,而不是宝宝能力不足呢?」,一语警醒梦中人!上完课时我拖著已经涨到腋下的奶跟老师预约隔天中午的哺乳谘询,因为下课前已经决定要在育婴假期间全亲喂,既然生了孩子休了假,就要在能力所及范围给她最好的!原来亲喂有这么多好处,而且我母亲有乳癌病史,产检医生曾经建议我一定要喂母奶,可以降低罹患乳癌机率;既然都要喂母乳,何不亲喂给孩子最新鲜的奶、安全感和吮刺激?经过一晚折腾,终於撑到隔天中午老师来。从几个基本哺乳姿势的示范和练习、手挤奶、宝宝安抚和拍嗝,老师无不像一位母亲一样亲切温柔地指导,并且一边分享更多的哺乳观念,我跟先生真是收获满满,信心大增!先生因为一起参与了谘询,在之后的哺乳路上一直鼓励支持我。之后在月中的这20天,老师也都会在卫教课之后来看看我的情况,给产后忧郁的我一些鼓励。谘询完之后,我基本上维持每天18小时的母婴同室,只有在晚上11点到早上5点让宝宝回婴儿室洗澡,我也可以洗澡休息一下。母婴同室的时间,只要宝宝有摇头张嘴寻乳的样子我就马上上奶,一天哺乳的次数12~18次不等,奶块渐渐消了,宝宝的尿布量和体重也渐趋稳定。期间我练就了边哺乳边吃饭的功夫,宝宝躺喂睡著我就跟著补眠,所以没有他人说的会很累的情况。有时候宝宝的体重会停滞几天,或是在婴儿室因为我半夜挤出的奶不够被补了配方奶,我就会又忧心起来。有天宝宝讨奶特别频繁,我看著宝宝寻乳的脸竟然流泪不止,抱著宝宝跟她说对不起都是妈妈的奶不够...於是跟老师聊了这件事,老师建议我跟先生去外面散步约会透透气。晚上跟先生在外面散步月会聊天半小时,我心情好多了,才觉得自己大概是有点产后忧郁了,老是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先生只要晚点下班才来月中就很想哭,觉得跟宝宝关在房间里好闷。因为心情不好,有时候确实会有奶涨不起来的情况,加上某些家人还是常常来问奶是不是不够、宝宝体重有没有上来等等,让我压力很大...虽然月中有吃有喝有人帮我洗衣服很舒服,我开始期待跟宝宝一起回到自己熟悉的家,因为在哪里有我熟悉的一切,可以好好自在地跟宝宝一起努力!
回到家以后持续努力的亲喂,满月之后我们母女俩就带著哺乳巾趴趴走,公园、卖场、朋友家、教会都是我们的哺乳室。适逢春天天气非常好,两三天就跟妈咪好友们到不同的公园野餐,朋友们带大孩子玩沙,我就在旁边树下哺乳,宝宝喝饱了就带她看看树木花草松鼠池塘,心情渐渐开朗了起来,宝宝更是越来越圆,黄疸也不知道何时已经完全退了,体重身高都维持在50-85百分位。后来宜蓁老师在万华亲子馆开始带每周一次的母乳支持团体,我参加了,更是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妈妈们。母乳支持团体的每位妈妈,不论亲喂顺利与否,宝宝胖、瘦,每个人都努力地亲喂著,但却没有丝毫怨言或疲惫,因为给宝宝最好的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大家只是乐观地互相支持,遇到问题就一起讨论,交换经验,彼此鼓励,真的是一团「神队友」!在这里我真的看到母亲给孩子的爱是坚毅不拔、永不生厌!
现在支持团体已经进行两个多月,咪宝也从四个多月已长成到快七个月了!在这过程中,支持团体的伙伴们陪我们度过副食品的开始、第一次的睡过夜、自行入睡、第一次的不溢奶、宝宝手语、背巾使用、宝宝游泳...我从一个手足无措的产后忧郁妈妈变成一个充满自信轻松自在的母亲,咪宝也从一个一天讨奶12次的黄疸婴儿变成一个爱笑稳定活泼的开朗宝宝,婆婆也对我们另眼看待,常常代朋友的媳妇请教我们育儿经验。谢谢上帝一路的带领,让我们遇见了很棒的泌乳顾问宜蓁老师,一个关心家庭支持亲喂的丈夫,一群互相鼓励学习的妈妈队友,是你们让我的育儿体验充满了幸福跟成就感,谢谢你们!
咪宝妈的经验使我们学习到,哺乳应该是自然本能的事,但是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事,,满月的宝宝就到处趴趴go,这帮助到了哺乳家庭更快适应与家中新成员的磨合,并且将哺乳生活化了,同时咪宝妈在产后初期即学习辨识宝宝肢体线索、需求,并给予适切的回应及支持,使的母婴乃至於整个哺乳家庭都成了受益者了。
原来「心房」开启了,「我们跟宝贝都愿意」就能开启无限大的潜能〜


c38e0e3e241385d99fc760e71983e769.png



首页             
最新消息     
乳房常见问题     
亲喂常见问题   
促进及维持泌乳     
母乳哺育迷思     
母奶宝宝常见问题   
其他母乳哺育问题     
浅谈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   
哺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