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哺乳懒人包
2
♥哺乳故事
3
♥每个宝宝的个别专家就是自己的妈妈、爸爸;胖迪妈&胖迪的哺乳故事4
Missing parameters [corpname]

091dd2555960d7de7bd2872b3ef1677c.jpg


74237c09613350a14ffc2ab452666252.jpg


【每个宝宝的个别专家就是自己的妈妈、爸爸;胖迪妈&胖迪的哺乳故事】
国健局自2003年成立哺乳专线,哺乳家庭以担心奶水不足的问题高居前茅,母亲们「自认奶水不足」,是停止哺乳、给予配方奶最常见的原因,但是事实只有极少数的母亲,确实是因为病理性因素导致乳汁供应不足。
英国Woodridge医师表示:在他们协助生理性奶水制造不良的个案中,只有2%个案是真正的生理性奶水不足。
换言之:这表示98%以上的母亲的奶水是绝对足以完全供给宝宝生理上的需求。
产后2-3天想以挤奶方式移出奶水并不太容易的,也可能因母亲挤奶技巧尚未熟练,致使母亲「自认奶水不足」是最常见原因,尤以初产妇更甚於经产妇,而因此衍生后续一连串的哺乳问题,如:生理性胀奶演变为病理性胀奶、乳腺炎、乳房因奶水移出不频繁;因而导致后续真的演变为奶水不足、婴儿不愿意含乳等等问题.......
如果母亲可以挤出很多奶水,毫无疑问的,表示她可以制造许多奶水。
但如果不能挤出很多,也不表示母亲的泌乳量不足,只能反映的是;「所挤出的奶量,反映其挤奶技巧」或说「乳房内"最起码″有那些奶量」。
同时千万不要只是为了「"想知道自己可以制造多少量的奶水″而挤奶」。
然而;移出奶水技巧最好的莫过於,「宝宝正确的含乳」。
以下整理出产后头几天常见的哺乳迷思,提供予哺乳家庭参考:
1. 喂奶会痛是正常的。 ❌不正确!
刚开始哺乳时乳头较敏感、脆弱,是有可能的,但不应痛到使妈妈畏惧哺乳。
这种状态通常可能会维持几天,但是持续时间过长,如:超过4-5天,可能是有其他原因或是宝宝根本没有含好。
2. 生产后最初三四天没有奶水或奶水不足。 ❌不正确!
此阶段常常是因为宝宝没有含好乳,才无法吃到乳房中的奶水。
刚生产后的妈妈因宝宝生理性奶水需求量不多,而产出的量较小是正常的 (正常状况下,只有最初30~40小时奶量较小。约30~40小时后乳房会开始产出大量奶水),此时宝宝一定要「正确的含乳」才能吸到母奶。
3. 宝宝每次於乳房上应该吸20、30、50分钟。 ❌不正确!
「“含著乳房"」和「“吸到奶水"」应该要有明确的分别。
因为每位母亲乳房内的奶水量不会是相同的,且每个宝宝吸吮的能力也不相同,所以哺乳的时间长、短,并不能完全代表宝宝的实际进食状况。
若实际哺乳状态是:「宝宝含著乳房」,这时可能含乳时间1-2小时,但是却没吃到多少。
「吸到奶水」的表徵;可藉由观察婴儿在乳房上是否有持续吞咽、哺乳后婴儿身体是否呈现放松饱足状、哺乳后妈妈乳房是否感到松软舒服、婴儿一整天有湿重尿量5-6片, 并有50元硬币大小便量3便。
若产后头几天被医疗机构通知宝宝体重掉的过多(7~10%)以上代表著,宝宝可能在前面几天是“含著乳房",而不是“吸到奶水",此时建议寻求泌乳顾问或专业评估,以改善哺乳状态。
4. 妈妈应该在每次喂奶前清洁乳头。 ❌不正确!
正常乳头清洁只需要每天洗澡那次的清洁,过度的清洁将导致乳晕、乳头上保护的油脂也被清洁掉,反而是造成乳晕、乳头龟裂的主因。
然而;以配方奶的喂食是需要注重清洁的,因为配方奶不只无法保护宝宝不受到感染,反而是细菌滋生的温床,容易受到污染。
最安全泡制配方奶建议:
将开水煮沸后,略降温至70℃加入适量热水於奶瓶中,后加入配方奶粉予以泡制;之后可隔水降温或待温度降至可食用温度在予以喂食。(美国食品卫生处检验婴儿配方奶中,发现有14%的Enterobacter Sakazakii阪崎肠杆菌,此种细菌在多个国家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的病例和新生儿一些致命疾病可能有关联)。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於2007年出版正确冲泡与贮存婴儿配方奶的指南,其中也指出配方奶并非无菌产品,即使尚未开封的配方奶仍存在阪崎肠杆菌、肠胃道沙门氏菌。
所以产前不单单只需要涉猎生产准备,同时需要寻求正确哺乳智识,才能因应产后哺乳家庭成员的情感依附以及生理上的需求,同时观察及理解婴儿肢体语言,以缩短母婴产后磨合的时间,进而回归正常生活,因为每个宝宝个别的专家;理应是自己的妈妈、爸爸。
以下是曾辅导的个案;胖迪妈&胖迪的哺乳故事,分享给各位~
由於老大哺乳非常的不顺利, 在第二胎怀孕的过程中, 我就开始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 在毛医师的产前哺乳讲座上, 得到很多的知识, 让我对弟弟之后的哺乳之路信心满满, 在讲座上, 毛医师也介绍了团队里的到府泌乳顾问董宜蓁老师, 我赶紧笔记下来, 心里想著一有问题就要找专业的协助, 绝对不要再重蹈上次的覆辙!
在医院生产的过程有出血过多, 头二天我无法下床, 弟弟也插著呼吸管无法亲喂, 因此我维持四小时手挤奶但没有挤出任何一滴奶, 第三天我跟弟弟开始练习亲喂, 亲喂完我还是把弟弟推回婴儿室因为怕他肚子饿到, 到月子中心时第一天, 一样是亲喂完把弟弟推回婴儿室, 婴儿室就补我上餐挤出来的母乳, 我再每三小时挤乳一次, 过了二天之后, 我突然觉得这样不是二道工吗?
因为弟弟回去婴儿室补的瓶喂也是我挤出来的母乳, 照理说我应该不会喂不饱他啊!
但是每次亲喂完推回去护理人员总说他还想喝就补他瓶喂母乳, 不推回去我又很怕饿到弟弟,
就这样心里觉得怪怪的,跟之前毛医师讲的不太相同, 却又不敢打破现状, 打给了董老师, 董老师很快的回覆我时间后, 却是月子中心不太愿意有外人进来接触到宝宝, 我也因为还是很怕饿到宝宝就妥协, 没有坚持,
心里想著之后走一步算一步吧!
我每天白天时逐渐拉长亲子同室的时间, 但也只有四~五小时, 其余时间仍是亲喂+回婴儿室补瓶喂母乳, 我再挤乳的模式, 到出月子中心的前一周, 突然遇到了困难了! 弟弟不愿意亲喂了! 只要一横躺准备好摇篮式的姿势, 弟弟就大哭不从, 我很紧张很怕他饿, 总是试了又试后就赶紧推回去婴儿室补奶, 心里非常焦虑, 想说第二胎的亲喂之路难道又要断了吗?!
此时我赶紧重新与董老师联系, 说明了状况, 预约了出月子中心回家的第一天就立刻来到府谘询, 并且在这几天内先做一些补救的措施, 包括尽量母婴同室, 及母子二人脱光光做肌肤接触, 老实说肌肤接触在月子中心做这件事的压力很大, 因为一直有人敲二下门就进来, 送餐, 打扫等等, 这时的我好想回家, 就与月子中心提前了二天出院. 在一天做了好几次的肌虑接触后, 弟弟的状况好像有改善, 愿意亲喂了, 但我也发现亲子同室时我并不知道如何安抚他, 他是饿了还是想睡我完全看不懂, 有时弟弟吸奶到一半大哭, 我以为他太饿了赶快手挤60ml在瓶子里现榨给他喝, 才发现弟弟原来不是饿是想睡了!喝了二口就睡著了.
在谘询的那天, 董老师路途非常遥远的来到我家, 一开始就发现了亲喂姿势的问题, 导致弟弟吸不到奶因而有时十分生气, 一点点的小问题没有专人指点却成了大问题!
老师评估过后也说我的奶量是绝对可以喂得饱我的宝宝的, 听了之后真的是信心满满, 老师教了摇篮式,躺喂和生物哺育法, 以及很多观察宝宝及安抚宝宝的方式, 并且给我许多正确的观念,
老师说这么小月龄的宝宝1~3小时喝一次都是正常的, 所以我也不用怕他饿, 就再喂就是了, 有时哭不见得是饿, 宝宝除了饿也有其他的需求,
我的妈妈也全程在旁边跟著听, 自此不会再问我「他是不是没喝饱」的这种问题,
原本预定2小时老师也讲到3小时才离开,从谘询后老师仍持续的关心我的哺乳状况, 直到稳定, 对老师只有满满的感谢, 能让我享受这么顺利的哺乳之路. 多亏了这次的谘询, 我才开始我的全亲喂之路, 每天跟弟弟朝夕相处, 我渐渐很了解弟弟发出的讯号是什么意思, 是饿了还是想睡, 我这个当妈妈的才应该是最了解的不是吗?
对比之前省了瓶喂洗奶瓶和挤奶的工, 还增加了母婴相处的亲密时光.当然亲喂的时间仍是30~40分钟, 2小时就喝一次, 因此在产假时间仍是整天挂奶, 我就白天看电视坐喂, 晚上躺喂,
但是自从三个月大起吸饱的时间快了许多,大约15分钟就搞定一餐, 开始享受到人家说亲喂是倒吃甘蔗的成果了, 如今弟弟已经六个月大了, 肥嘟嘟的非常可爱,
晚上一看到下班回家的我立刻就讨奶, 回想起一路走来, 多亏有泌乳顾问贵人相助呢!


c38e0e3e241385d99fc760e71983e769.png



首页             
最新消息     
乳房常见问题     
亲喂常见问题   
促进及维持泌乳     
母乳哺育迷思     
母奶宝宝常见问题   
其他母乳哺育问题     
浅谈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   
哺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