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奶妈妈宝宝;有爱就会无碍:妞妞妈&妞妞的哺乳故事】
种什么;收什么,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种什么;收什么,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而哺乳就自然法则而言是,「妈妈是妈妈;妈妈不是奶瓶,更不是乳牛」。
而「宝宝是宝宝;他/她是人类并非机器人,请父母思考依照时间喂食是否真的是宝宝的需求?宝宝哭泣了,都是因为没吃饱吗?」

然而;一出生即予以配方奶喂食的宝宝,将直接破坏其肠道的益菌丛。
所以产前及早做好生产及哺乳准备是非常重要的,The Breastfeeding answer book的作者Nancy Mohrbacher 曾这样说过:
「骑脚踏车时,我们不是依靠左脑做分析,而是运用我们右脑整体的感受去了解如何骑脚踏车而终能学会,☆哺乳的过程☆也是如此」
。


而本故事中的主人翁妞妞妈,於产前开始为自己「增能」,涉猎了温柔生产及哺乳相关知识,以及经由影片练习宝宝诞生后的哺乳技能,并於产后与宝宝接触后领悟学理与实务在运用上是有差异的,并能很快地察觉到问题,进而快速的寻求专业的哺乳协助,乃至后续的乳房治疗,虽然一路上充满坎坷,但也是关关难过,关关过了,这是因为妞妞妈於怀孕期间即开始建立母职,知道自己不是乳牛,也理解宝宝不是机器人并体会到,「哺乳不是单单只为了喂饱孩子,更是母婴爱的连结」,正是妞妈文中提到的,母乳哺育的母婴有爱就无碍」。

母乳之路,虽然辛苦,但因为一路上有各方的协助,让我没有走太多冤枉路,并且持续哺乳到现在妞妞一岁。
「产前努力学习」
在孕前就有已当妈的朋友向我分享毛心洁医师对她喂母奶的帮助。孕后因为决定就近在三重医院生产,发现是施行母婴亲善的医院,因此提醒我要开始了解关於母乳的知识。我找到了毛医师的粉专,报名并参加哺乳课。我是自己一个人去上课的,课程中,毛医师强调『爸爸是妈妈亲喂母乳成功的关键』,我就拉著老公再去上了一次哺乳课。第二次课程中,我观察到老公的转变,从原本不甘愿地把手机收起来,到专心听课,再到举手发问,让我确认拉著老公一起上哺乳课是正确的选择。上完课之后,有孕妈朋友分享脸书社团母奶娃娃考考你,我加入后认真阅读社团档案的母奶资讯,和观看YouTube柳树频道示范喂母奶的影片,也一一查看各位母奶妈妈的提问,这就好像是用考古题读课本讲义一样,直接摘录重点,让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将母乳知识刻印在脑袋里。在近预产期时,我参加毛医师带领的母乳支持聚会,听母奶妈妈们分享自己喂母奶的甘苦,也认识结交了许多奶妈朋友。产检时,我向三重医院林郁晴助产师讨论产后哺乳,并把产后即刻肌肤接触和24小时亲子同室的要求写进生产计划书内,以确保我能够在产后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哺乳。
「温柔生产帮助哺喂母乳」
毛医师的哺乳课是在慧瑜珈的教室举办,我报名哺乳课时,发现这是一间很特别的瑜珈教室,提供的课程是孕妇瑜珈、生产瑜珈、产后瑜珈、亲子瑜珈及儿童瑜珈,部落格上也有许多温柔生产的生产纪录,让我开始好奇什么是温柔生产,进而开始研究。越研究越确定我就是要温柔生产:我要掌握生产的主控权,我相信自己和妞妞是满有力量的、我要减少待产和生产时的医疗介入,让我和妞妞是可以维持良好的母胎/母婴连结、我要做足功课,因为知识越丰富,自己的心里就越踏实。我认真查看资料,也跟林郁晴助产师讨论,并夫妻一起去好孕工作室上产前课程,让生产不再只是产妇自己的事,而是让家人都能同心合力。
实际以温柔生产方式阴道生产,果真使我在待产和生产时没有浪费太多力气,身体和精神状况不错,也因为全程都掌握著生产主控权,因而心里的感觉是富足的,所以仍有体力和心力能够按照计划开始哺乳,但我的母乳之路却开始辛苦坎坷了。
「产后谘询后的改变」
我产后第二天就大胀奶,虽然是在预期之中,且也有执行亲子同室无限畅饮,但还是无法缓解胀奶的痛苦。住院期间,虽然每次都有请护理师来查看妞妞是否有正确含乳,也用手机播放YouTube柳树的示范影片并实际跟著操作,但我的乳头还是受伤了。身体上的各种疼痛,乳头破皮刺痛、乳房胀痛、产后脊椎酸痛、会阴伤口三度撕裂伤和缝线拉扯伤口也很痛,即使有老公在身旁无微不至地照顾,仍让我一度认真思考是否要放弃喂母奶。就在我痛到哭著向奶妈朋友们诉苦时,她们建议我要向专业泌乳顾问请求协助,我的母乳之路才开始平顺。我立刻传讯息给毛医师粉专求救,医师团队介绍董宜蓁泌乳顾问给我。还好我不是在月子中心坐月子,没有感染控管禁止访客进入房间的限制,董泌顾隔天就到府协助我,教我如何舒服地躺在床上亲喂妞妞。喂奶的同时居然能够舒服地休息,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好轻松,好满足。董泌顾还教我如何正确手挤奶和引奶阵(引发喷乳反射),让我学会如何以各种方式舒缓乳房胀痛。
谘询结束后,带著妞妞回诊验黄疸,原本以为只是抽血看报告后就可以回家,没想到数值飙到25,妞妞被医师要求住院照光,使我经历了三天母婴分离的煎熬。幸好董泌顾在到府谘询后,持续用LINE与我联系,安慰我、鼓励我,持续教导我正确的母乳知识,并教我如何储存辛苦手挤出来的乳汁,让老公可以送到医院给妞妞吃。在学会正确亲喂之后的当晚就母婴分离,从边睡觉边喂奶的舒服,变成每2~3小时起床挤奶的痛苦,更让我决心在妞妞出院回家后要力拼全亲喂。
月子期间,我努力练习全亲喂,受益的人不只有妞妞和我,连月嫂也轻松不少,她不用帮忙喂奶和清洗消毒一大堆奶瓶奶嘴挤奶器,空出了很多时间,可以陪我聊天,给我加油打气,陪伴我走过那段生理上必经的产后忧郁的日子。
「在哺乳期动乳房手术」
孕期产检时,发现我原本就有的良性乳腺瘤,有一颗受怀孕后的荷尔蒙影响,快速长大,医师诊断为非典型乳管增生,虽然粗针切片的检查报告显示仍为良性,但罹患乳癌的风险仍较一般人高出数倍,可是怀孕时无法手术,只能产后再议。产后坐完月子,医师建议等不喂母奶之后再手术,也就是说,要断奶后才可以动乳房手术。但我很想持续哺乳到妞妞2~7岁的时候自然离乳,可是跟我的家人都很害怕这颗不定时炸弹,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好在脸书社团母奶娃娃考考你发问,也询问董泌顾的建议,两边的回答都建议我去北医找洪进升医师,他是毛医师的丈夫,也是母乳友善的乳房外科医师。
洪医师一看到乳房超音波的检查结果,就建议我尽快手术,不要让良性的肿瘤超过3公分。他也向我解释,手术与母乳哺育是可以并行的:手术采局部麻醉,术后半小时即可恢复哺乳;他会把手术的伤口处理得离乳头和乳晕远一点,让妞妞在我术后可以继续含乳吸奶;手术部位的乳腺虽然被切断,乳汁移出的管道会较不畅通,易乳腺阻塞,但久了之后,那个部位的乳腺组织会慢慢萎缩,不再分泌乳汁,乳房其他部位的功能不受影响。
手术前,我分别与董泌顾和奶妈群组内的泌乳指导讨论,因为手术时间不长,只要预先挤一餐的母奶备用即可。我担心因为用奶瓶喂奶而让妞妞产生乳头混淆,董泌顾也安慰我,手术时妞妞已经三个月大,可以分辨乳头与奶嘴的不同,让我安心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如预期顺利完成,我也持续哺乳,妞妞的吃奶也未受影响。但长达2~3公分的伤口,还是让我辛苦了近2个月。乳汁不断从伤口渗漏,至少每2小时就要重新消毒伤口并更换吸收乳汁的溢乳垫。乳房伤口附近的皮肤,因为重复撕贴固定溢乳垫的透气胶带而过敏受伤,经向奶妈朋友求助,我才知道有一种医材叫做温和剥离矽胶带,能不伤害皮肤。为了减少奶量,减缓乳汁分泌的速度,让伤口可以好好愈合,我开始喝熬炒麦芽,那焦苦的味道,我只能捏著鼻子硬灌,但还好有同样是奶量供过於求也要下修奶量的奶妈朋友可以互相打气,让我不孤单,可以继续有勇气把眼前那一杯熬炒麦芽喝下去。
「目前的哺乳状态」
现在妞妞一岁了,仍然持续全亲喂。
虽然夜奶无数次,但我跟妞妞已经很有默契,彼此也很熟练。在妞妞还没哭醒时,我就会醒来,可以立刻把乳头塞进妞妞嘴巴,让她吸奶获得安抚,我再自己把支撑身体的枕头拉好,妞妞继续吃奶,我继续睡觉。有时甚至可以两人都在睡梦中完成喂奶动作,睡眠不受影响。老公也不用在半夜被我用脚泡牛奶,可以一觉到天亮,获得充足的睡眠,以应付隔日上班。
虽然妞妞无限畅饮,常常讨奶,但我在母乳支持聚会中学会了如何用背巾喂奶,甚至奶睡安抚妞妞,让我与妞妞的行动不受限,可以照常外出,而且不用带奶瓶奶粉热水,育婴包相对轻便许多。
虽然手术部位还是容易乳腺阻塞,但在毛医师和董泌顾的协助与奶妈朋友们的支持下,我已经能自力救济,用正确方式(勤亲喂、手挤奶、多喝水、冷敷、多休息、保持心情愉快、不用力按摩......等)处理塞奶硬块。
虽然母奶抗体多多,但不代表母奶宝宝就不会生病,可是相对来说,可以痊愈得比较快。妞妞目前为止已经感冒三四次,但都只是小感冒,病程最长不超过2周。妞妞也有过一次腹泻,为期13天,幸好有亲喂母奶,可以在妞妞生病时,同时满足安抚需求和补充电解质与热量。
「母奶妈妈宝宝,有爱就会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