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你沒有放棄,奇蹟只是心想事成的必然結果:樂高媽&小樂高的哺乳故事】
首先感謝樂高媽分享了自己的哺乳經歷,同時藉由此篇文章也整理了較常見乳腺炎的成因給大家參考!
首先感謝樂高媽分享了自己的哺乳經歷,同時藉由此篇文章也整理了較常見乳腺炎的成因給大家參考!

寫出來不僅是自我療癒,也希望透過這篇記錄,能給任何一位即將成為父母的人參考,進而認真思考自己想要的生產及哺育方式,也許可以少一對像我一樣經歷各種「早知道」的新手爸媽。
我的哺乳故事,有點坎坷,有點辛苦,我是反覆乳腺炎,進而演變為反覆乳腺膿瘍很嚴重的人,當問起「怎麼會這麼嚴重?」的時候,我還真不知該從何講起,覺得這故事好長,既然長,那就寫下來吧。
我認為最大的原因在「產前功課」沒有做好,懷孕時,我和大部分的媽媽一樣,積極地在搜尋需要幫即將到來的小寶貝「採買」什麼該有的道具,深怕準備不及。
而孕期,除了工作,我和老公同時也在搬家及重新裝潢,也是需要花時間做的「功課」,更別說我們還貪心地想把握尚能熱血的這時候,組了個樂團,還帶著八個月的身孕上台表演。因此,的確,是我自己【花了太少時間在了解「生產」及「親餵」。】
老公很疼我,因此,他盡他所能的想給予我和寶寶最好的,於是我們到大家認為的「高級診所」進行「我們以為的溫柔生產」。
也因為周邊沒有人「親餵母乳」,我們以為花錢住月子中心,就可以受到專業的照顧、習得正確的知識,但實則不然,錢買不到該做的功課啊,不然就不會有這篇故事了。
可能還得從我艱辛的生產故事講起,但這篇重點是哺乳,就先略過吧......
總之我的生產歷程是,周日中午待產,周二下午才生出來,還因為施力不正確,到處微血管破裂,臉跟眼睛腫得像哭了三天三夜,重點是我好累,累死了。
因此,貼心的家人當然希望我好好休息,於是【幫我決定讓診所協助餵配方奶】,這一段我已經沒什麼印象了,是聽老公說的,我好像累到在昏睡。
於是在診所住院的這三天,我沒有好好把握黃金泌乳期,也沒有母嬰同室,這幾天,我睡很好,休息很夠,但我【錯過了與女兒的親密接觸,沒有密集的親餵】。
就這樣傻傻地認為一切順利地來到月子中心,殊不知,這是惡夢的開始。
產後大概第三天半夜,我就塞奶了,求助護理師,得到半夜衛教並告知:『 你這離石頭奶還很遠 ,你要四個小時擠一次,半夜也要設鬧鐘起來擠。』(回想才發現其實她給的很多觀念是錯的,當時覺得她人好好,願意花時間教我)
但是我根本怎麼擠都超少,剛開始努力擠兩個小時仍只有4ml,之後更是每次都不到30ml,於是我一直覺得是自己奶不夠,老公幫我找了很多網路上傳說的發奶食物,我努力吃拼命喝,於是已經塞住的奶,就更塞了。
再來,是依著我們以為的其實對親餵不利的建議......。
護理師1 : 你這樣on call太累了,你晚上就睡覺,擠出來半夜讓我們幫你顧,你可以不用小孩一需要喝奶就餵她,這樣太辛苦了,我們可以幫你餵。
(我聽了也覺得護理師好貼心,但其實這會錯失親密接觸又可能讓孩子因瓶餵導致過飽喝不下親餵的奶,然後就又供過於需,繼續塞奶...)
護理師2 : 你的寶寶很棒,是喝飽了就會睡的那種天使寶寶,他沒睡就是沒喝飽,你餵完我們再泡配方補他讓他可以喝飽。
(這段話讓我更沮喪心情更不好,奶塞得更嚴重...,寶寶很棒,都是我奶不夠...)
護理師3 : 擠奶本來就會痛,你要忍住,這是過程。你如果怕痛不敢自己擠,讓老公幫你擠。
(加深我「為了孩子你要忍耐」的委屈感,於是這個負面情緒讓奶持續塞...)
護理師4: 你會噴了啊(指奶陣),那代表你可以用擠乳器了,你再擠擠看。
自己擠不出來,於是護理師出手幫我擠,陸陸續續有三位不同護理師出手,一個比一個還痛,超級痛,痛到想揍人,但這麼痛了還是擠不出來,向月中借了擠乳器,仍榨不出乳汁,而且會痛,以為是size不合,還跟親戚借了別牌的,但仍擠不出來也沒比較不痛。(後來才知道,沒有正確的使用擠乳器,其實也會導致塞奶,囧)
期間,有位月中護理師很關心我,問我要不要去看醫生,但我不知道要看什麼科,護理師也不太確定,我就想說下禮拜就要回婦產科看診了,到時再一起請醫生看看好了。
就這樣,離我進月中已經過一個禮拜,只覺得乳房越來越痛,整個熱漲痛,胸部外觀看起來紅紅的,我好害怕,又痛又怕的我開始google方法自救,可能關鍵字下錯了,找到了通乳師,她回我:「我今天剛好有事,明天去幫你可以嗎?」我以為她是我的救星,想說等一天就能解決,ok的。確實是無痛地按摩引出奶陣,噴出了很多乳汁,但我乳房硬塊還是沒解決且仍很痛......。
再隔兩天,就是回診生產的婦產科的日子,醫生做完例行檢查之後,我告訴他我胸部很痛,他瞄了一眼,然後說 : 你這發炎了,我幫你開個藥就好。
再過幾天,月子中心巡房的婦產科醫生檢查後告訴我 : 子宮復原狀況很好,乳房還好嗎?不舒服就冰敷,有在吃藥就好。
而我藥都吃完了,但情況並沒有好轉。
在月中聽了媽媽教室,遇到一位物理治療師教課,但她說的哺乳觀念跟護理師不一樣,於是我向她釐清也向她求助。
物理治療師 : 半夜不需要設定鬧鐘起來擠奶,只要漲到不舒服,起來稍微擠一下再繼續睡就好了。媽媽你這個很嚴重了,我們趕快約,我幫你通一通。你其實奶很多,但都塞住了,你這個靠近乳暈附近的塞奶,是因為情緒而塞奶。
我找她「通乳」兩次,但...,還是沒好,還是很痛。此時我已經完全搞不清楚到底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了。
直到月中有位護理師告訴我,她很佩服我堅持要親餵,看我這麼努力這麼有決心,所以想幫助我。本來想安排週二下午找博仁醫院毛心潔醫師哺乳諮詢,但因為我是週三退房月中,護理師擔心我週二看完診,因外出當天晚上須母嬰同室會很累,所以建議我週四下午再看,然後我就同意了,因此又多拖了兩天.........。
以上是我為什麼會這麼嚴重的原因:「一拖再拖」,而為什麼拖?泌顧說我很能忍耐,其實我是求助無援啊......我一直找錯幫手,我根本不想忍耐,只想快點好......。
我終於見到毛心潔醫師,她看著我的孩子說 : 這一看就寶寶舌繫帶過緊啊。
當天我們就幫孩子剪舌繫帶,毛醫師也協助我掛隔壁的婦產科照超音波檢查,一看不得了,兩邊乳房都嚴重乳腺膿瘍需要開刀,當天就直接先開較嚴重的右乳,我哭了好久好久,因為好痛好痛,也藉眼淚釋放了這一個月的壓力...。
然後在博仁醫院的哺乳室遇到改變我接下來日子的一位自認雞婆的媽媽 @陳挹芬,她不斷「拜託」我快點約董泌顧諮詢。終於在3/5(一),我和董秘顧見面了,除了哺乳姿勢、瓶餵轉親餵指導、更多的是療癒我的心,董老師溫暖地握著我的手,和我說了很多話,我閉著眼睛,眼淚一直流一直流...。
在董老師的鼓勵下,我隔天就抱著兩個月大的嫩嬰搭計程車衝去萬華參加母乳支持團體,那天的情景我印象深刻,也遇到了好幾個之後一直都互相扶持的媽媽朋友,接著我每個禮拜都去母支,讓我可以繼續在哺乳這條路走下去。
而我嚴重的乳腺膿瘍,在心情漸開朗、寶寶吸吮正常、哺乳姿勢正確後,逐漸好轉。左右乳房總共開了四次刀、看了三個醫生、三間醫院、扎了數不清的針、抽了一管又一管的膿,剛開始每天在廁所從自己胸部的傷口擠膿,黃綠色的膿噴滿整缸洗手台,還要邊擠膿邊接另一邊的乳房滴出來的珍貴乳汁,那段日子真的慘到每天都在懷疑人生,每次躺著準備開刀抽針都希望是最後一次,那種看不到盡頭的感覺真的很絕望。最後才終於在2018年10月,由北醫洪進昇醫師告訴我:「你不用再抽膿囉,沒有復發了,之後只要定期檢查就好。」
我的母乳之路接下來就一切順利了,嗎?並沒有

我的女兒在這些日子裡持續地都有餵配方奶,而且越喝越多,我已經捨棄奶瓶轉用董老師建議的輔助餵食管,但始終沒辦法轉全親餵,甚至寶寶有時還會討奶瓶(可能因為流速比較快),而我和老公因為擔心配方補太多,孩子喝不下母奶,就會前功盡棄,我們當時神經緊張,還會控管家人泡配方奶的量(因為協助照顧的家人,聽到孩子哭會急著要泡奶,但孩子哭並不一定是餓呀...)但因為前四個月,孩子的體重一直不到3%,甚至不到1%,當時我非常焦慮,還拿食物秤量每包尿布的重量,每次孩子不上乳房或喝完又討配方奶時,我就會陷入自我懷疑,覺得孩子是不是都沒喝飽,我努力這麼久,結果她根本不喝?一直會想是不是我一意孤行害了孩子?後來長期與董老師還有毛醫師配合,密集追蹤了好久好久,連毛醫師都猶豫過是不是需要再剪一次舌繫帶...。
終於,用了無數餵食管,泡了非常多罐配方奶後,孩子在第五個月開始長到正常體重並穩定成長,但始終戒不掉餵食管,到後來孩子會講話了,還會開口說要用管子喝,讓我又陷入低潮,對孩子很生氣,覺得自己這麼努力經歷了一切苦痛,卻還是要喝配方?
2019年8月中旬,因為家裡的餵食管用完了,附近藥局也都買不到。還好孩子也大了可以溝通了,我跟她說買不到管子,請她用保溫杯喝配方奶,她剛開始很難過,但也終於願意接受,後來就漸漸地,從每天泡兩瓶,到每天一瓶,到不再每天討配方奶(雖然現在家裡還備著奶粉,因孩子偶爾仍會要求泡配方用奶瓶自己喝,大概是種懷念的味道吧?
)。而我也理解到,其實孩子不是不愛母奶,只是習慣了那根讓我痛恨的管子,我該做的是陪孩子度過沒有管子就沒有安全感的心理需求,而不是責備她為什麼沒有接受我認為她該選擇的選項。

2020年的現在,女兒已經兩歲了,是十足的奶蛭,隨時隨地想到就要親餵,還會笑著說:「我最喜歡媽媽的ㄋㄟㄋㄟ了。」,咬到乳頭,我喊痛,她還會心疼地捧著奶說:「ㄋㄟㄋㄟ你還好嗎?」落落長的故事,是我的人生,我後悔嗎?
一點也不,我很珍惜這段女兒「非媽媽不可」的親密時光,常有人問我要餵到幾歲?就餵到她不喝吧,也許,到了那天,我會很捨不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