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變現狀,就能找出你哺乳的出口:歐元媽&小歐元的哺乳故事】
今天的文章中歐元媽分享了因為擔心塞奶,所以不分日夜的擠奶一個月來做預防。
然而在與這家庭進行哺乳諮詢時發現,歐元媽在自行手擠奶時呈現了不耐煩且想盡快完事的對待自己乳房的行為,這行為意味著歐元媽在產後第一個月已經擠奶擠到很厭世了,而這些心理呈現反應到了行為上。
這些皆是無法經由文字問答中來辨識到的結果,所以嘗試改變目前的方法及信念,可能就能找出母乳哺育的出口了。
我認為改變現狀,
是需要個人「心甘情願」,
同時找到「正確的知識及方法」,
並且「專心在每個當下做練習(#註1)」,
便能一天比一天成長更多一些,當正確且舒適的與寶寶練習21天(#註2),大致哺乳育兒的第一個關卡“不熟練”即能過關了。
曼德拉Nelson Mandela曾說:「#願你的選擇反映出你的希望,#而非你的恐懼。」

一開始在月中,每三個小時就起來擠奶,半夜被漲奶痛醒,迷迷糊糊起來,睡眠不足的擠奶過程,讓我越來越討厭餵母乳,親餵更是鮮少嘗試。
老實說只是害怕塞奶所以擠奶,擠奶本是餵飽寶寶的初衷反而到後來不以為然。
當時回家的第一天,因為非常害怕塞奶所以找了董老師來諮詢,才發現自己一直用錯誤的觀念來面對哺乳這件事,董老師所說的‘通奶要先通腦’,原來我一直用恐懼甚至到厭惡的心態去面對哺乳。
諮詢的過程中讓我敞開心胸,接受自己「已經」是位母親,並開始學習跟寶寶配合親餵,當自己心念一轉,有如正向循環。
寶寶吸吮的非常好,我的奶量也足夠他喝飽。
今天是寶寶滿兩個月,寶寶64公分/6.8公斤。連醫生都問我寶寶喝什麼,我驕傲的說我的母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