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哺乳懶人包
2
❖哺乳懶人包
3
❖哺餵母乳的迷思三4
Missing parameters [corpname]

哺餵母乳的迷思三

ad91184355f1fd9c7acb6cf9d4d70bdc.jpg

「配方奶與母奶成份非常接近?」
「我們永遠不會說蘋果派的成份與蘋果是相接近的。」
所以為何相信配方奶的成份是與母奶是相近的呢?
大多配方奶是以牛奶作為基底,添加其「缺乏」的成份,卻拿來行銷成它的優點!
所以配方奶只能說從「表面」上看,成份有部份是接近的,但是仍缺乏重要的抗體、活細胞、酵素、荷爾蒙。
但是卻含有過量的鋁、錳、鎘、鉛、鐵,且「蛋白質及脂肪」不但不會因著寶寶是健康足月兒、早產兒、病嬰各自的成長需求做調整,且也超出了人類寶寶的需求,而成為寶寶身體額外的負擔。
所以母乳哺育不只是單純的餵飽自己的孩子,光以它所含的營養價值及可利用率,就足以使配方奶只能看著它的車尾燈興嘆了!
「每次親餵之前需要清潔乳頭、乳暈、乳房?」
臨床上媽媽們總是擔心寶寶吃到過多乳房上的細菌,所以經常於哺乳前清潔乳頭、乳暈。
其實,事實是;「寶寶嘴裡的細菌就是媽媽身上的細菌。」
所以「乳房的清潔;一天清潔洗澡那次便足夠了」。
過度的清潔會使媽媽的乳頭、乳暈像是冬天洗臉後產生的緊繃感,主要是因為油脂被清洗掉了,此時臉上就需要抹一些乳液,幫助潤滑。
然而哺乳媽媽乳暈上的蒙哥馬利腺體,就是最天然的乳液,負責生產油脂保護乳頭、乳暈使之不至於緊繃,主要是避免媽媽因哺乳而受傷,所以過度的清潔是不必要的。
「親餵會將媽媽綁住?」
關於親餵會將媽媽綁住了的這看法,其實我認為的「重點」是你如何看待這件事;以及你想投資時間、精力在「使用」及「清潔」吸乳器、奶瓶身上抑或是投資在「自己寶寶」身上了!
我們可以想想;投資在哪裡是較值得的?較容易被回饋的?
畢竟吸乳器、奶瓶不可能對你表達「媽媽我好愛你」,然而;你的寶寶即使還不會說話,他會以他的眼神、肢體對媽媽表達及回饋。
「媽媽若生病了;感冒或感染了應該停止哺餵母乳?」
通常只有少數的例子需要停止哺乳,建議可找哺乳醫師、泌乳顧問做相關因應討論。
事實上媽媽在感冒或感染時,持續哺乳反而可保護寶寶;因為早在媽媽發現自己的病徵時,寶寶早已暴露在病原體之下了,可能早在幾天前寶寶已被感染了,然而;持續哺乳可吃到相關病菌的「抗體」,使寶寶可能不會被感染,或即使被感染了症狀會較輕,因為有來自於母親的抗體以及自己本身的抗體「一同」對抗身上的病菌。
「即將於2個月、1個月、2週後回職場,所以應該訓練寶寶瓶餵?」
在剛出生的健康足月的嬰兒身上,被與生俱來內建了爬行、尋乳、吸吮一系列的反射。
但是,雖說「親餵」是孩子被「原廠內建的本能」,但是沒有依據原廠設定方式哺乳,亦有機會干擾到親餵,因為嬰兒雖說有一系列的本能,然而媽媽的哺乳姿勢是否舒服?是確實的嗎?是有效的嗎?就是母乳哺育的變數了!
依據哺乳相關學理證明;母嬰需要持續4~6週「不間斷」的磨合、練習,若有需要再予以瓶餵,較不易干擾到哺乳。
「親餵的寶寶應該補充益生菌?」
對嬰兒來說,「媽媽身上的細菌就是益生菌」,然而其他人無論是醫護人員,樓上樓下的三姑六婆身上的細菌就是細菌。所以哺餵母乳是讓寶寶補充最天然的益生菌的管道。



c38e0e3e241385d99fc760e71983e769.png





首頁             
最新消息及活動       
甜蜜泌補給站      
淺談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