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哺乳懶人包 > ♥哺乳故事 > ♥善用宇宙最強吸乳器!基隆鹿鹿媽&鹿鹿的哺乳故事

【善用宇宙最強吸乳器!基隆鹿鹿媽&鹿鹿的哺乳故事】
最近家訪哺乳諮詢的個案中出現許多「瓶餵轉親餵」案例,且寶寶大多介於7-20天大的年紀,這印證了腦神經學研究:「寶寶出生後40分鐘即可自主學習模仿」,因為奶瓶為「介入式」的餵食方式,這會有機會影響到健康足月兒的舌頭律動模式乃至於瓶餵次數太多時會使寶寶「選擇」要以何種方式進食,進而影響上媽媽乳房哺乳的意願,而特別提到寶寶年齡是發現了這段時間尋求瓶餵轉親餵協助的哺乳家庭,寶寶年齡都偏小,與之前動輒1-2個月齡的寶寶有著非常不同的現象,我想這與家長哺乳觀念及警覺性提高可能是較相關的,然而一個健康足月的寶寶一出生即內建了爬行反射、尋乳反射、吸吮反射,若生產時軟硬體設備允許,請給寶寶多些時間及耐心能與「最熟悉的陌生人;媽媽」多些擁抱及互動,對於建立親子關係及哺乳都將有非常大的幫助,畢竟全宇宙最強的吸乳器就是寶寶「正確」的吸吮了!
同時亦可在哺乳順利的情況下,避免因泌乳生成二期的大量來奶使媽媽乳房腫脹、疼痛或衍生因乳房刺激不夠導致媽媽後續的奶量不足狀況喔!
而在哺乳不甚順利時,亦建議尋求當地的泌乳顧問或哺乳友善醫師共同與個別哺乳家庭擬定可行計畫,也有助於家庭回歸正常生活喔!

懷孕之後看了很多關於母乳的資訊,我就決定要餵母乳到寶寶六個月,就這樣自己下定決心,等著、期帶著寶寶出生,其實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親餵母乳是很理所當然的事,因為喝母奶是寶寶以生俱來的能力,身為媽媽的我,如果能給予母奶,就應該盡量給,除非環境、身體狀況、甚至工作上不允許,因為只要我停止哺乳,那就結束餵母乳的過程了。
當時因為身體因素,決定剖腹生產,寶寶出生的第一天,我們並沒有親密接觸,因為打麻藥,我昏昏沉沉了一整天,直到隔天比較清醒後,才覺得乳房會脹脹的,於是開始擠奶。那天,先生買了一台擠奶器給我,在我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就開始使用擠奶器,結果因為使用不當,隔天乳暈就起了水泡還破皮了,只能請求護理師教我親餵。
但令人失望的是,護理師很不耐煩地告訴我:「妳就直接把寶寶的頭壓到乳房前面就好」,結果寶寶當然是一直哭、一直掙扎,完全不懂得親餵的我心也慌了,只好忍著起水泡的痛,硬是把奶擠出來,但是擠出來的量永遠不夠寶寶吃。
所以觀察到嬰兒室的護理師就開始使用配方奶,10多天的寶寶在嬰兒室裡,天天被餵奶超過130-140ml這件事使我後來非常自責。
產後大約第三天早上,我覺得左邊乳房不太對勁,熱熱的、痛痛的,怎麼擠奶都擠不出來,我趕緊打電話請護理師來教我,當時他們教我熱敷、吃卵磷脂、再用力擠乳頭,還是不見成果,後來要我買疏通的按摩棒用力擠壓乳房,最後再以擠奶器開到最強來吸。想當然,這樣摧殘之下,不到兩天的時間,我的乳房已是又腫又瘀血,簡直痛不欲生。
驚覺再這樣下去不行,我就開始在網路爬文找方法,搜尋到通乳師、泌乳師、泌乳顧問這些看似相同名詞,但對我來說,完全無法分辨有何差別。幸運的是,我在誤打誤撞下,找到了董老師,我記得電話裡講不到五句話,我就哭得唏哩嘩啦,就好像在大海中找到浮木,能救我上岸的穩固浮木!
電話裡董老師問我:「媽媽心中的期待是什麼;是只想解決當前乳房的問題?還是願意嘗試理解自己身體的變化以及寶寶需求進而與寶寶合作,而以較自然的方式親餵呢?」我當下有點愣住,因為關於母乳這方面我完全不懂,但是腦袋裡只有一個想法,我堅定地告訴董老師:「我想親餵」。
回想起來,真的很感謝董老師,接到電話後就立刻趕到基隆來解救我,教我如何觀察寶寶的需求,很神奇的是,諮詢當天我竟然就能成功親餵,當下的心情很感動,接下來的日子裡,雖然塞奶的左乳房寶寶有時候還是不太愛吸,但是我用老師教的方法一直跟寶寶培養感情,不到幾天的時間,我就完成了全親餵,直到現在寶寶一歲了,依舊能無限暢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