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哺乳懶人包
2
♥哺乳故事
3
♥瓶餵轉親餵;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乾淨媽&乾淨的哺乳故事4
Missing parameters [corpname]

7e2ff941a9b9ec0e1d383a8126a8afb7.jpg


af1e4a86d321fef6320cf53cf24e2af5.jpg



引用腦神經學暨心理學專家洪蘭教授的話:「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之後再回來改變大腦」。
每個人,人生中總有許多需要完成及跨過的課題,很奇妙的在哺乳諮詢輔導時,總能藉由媽媽及寶貝的肢體及言語表現教導到我,我想哺乳只是育兒的一部份,也是造物主藉由事件使我們成長的機會,而機會來臨時我們是以何種觀念面對問題,進而開始行動再來改變了結果,其實是關鍵呢!
今天故事中得乾淨媽憑著「願意學習改變,堅持但溫柔的面對人生課題的態度」著實為自己及家庭開創了一個精彩又無悔的未來呢!
這是爸爸媽媽及寶貝教會我的事,能在別人的人生重大轉折時參與其中,感到很感激也很幸運,謝謝乾淨媽願意將自身的經驗分享給大家,願我們都有能力、有信心、有毅力、有耐心、有同理、有溫柔謙卑的態度來與寶貝面對未來,我想我們對待寶貝的過程,就像農夫栽種稻米、水果,也像我們栽種樹木一般,我們的態度及方式絕對會影響稻米、水果、樹木的發展及成果,而運用在人類身上就成了將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及如何面對人生的養份了。
「乾淨媽&乾淨的哺乳故事」
女兒出生以前從沒想過哺乳的學問這麼大,儘管我們也上過大大小小的產前課程,都有教到哺乳知識,很清楚母乳可以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好處。因為跟先生喜歡出遊,自然也美好的想像過以後女兒出生可以帶著哺乳巾一條就帶著她到處趴趴走。
可是這個美麗的想像在女兒住院三天完全習慣奶瓶以後就破滅了。
出生後我們都在醫院內似乎都沒有好好成功的含上乳房,最後女兒跟我們分開三天住保溫箱,這三天忙著擔心頭一胎的孩子,也無暇想到未來乳頭混淆的問題,只知道好好擠奶給她。
出院後第一天女兒完全不想靠進乳房,一碰到就大哭,最後只能靠奶瓶收尾。
因為上過產前課程知道母乳的好處,身邊媽媽朋友的擠乳器支援、精神鼓勵,加上老母的尊嚴更不想妥協配方奶,儘管配方奶很方便,每天還是定了鬧鐘,開始了鬧鐘一響→擠奶→洗奶瓶→消毒→鬧鐘一響→擠奶→洗奶瓶→消毒→鬧鐘一響→擠奶→洗奶瓶→消毒的無線循環地獄。
那時候就在想這種地獄狀態怎麼可能還有辦法撐六個月?
當初說好的趴趴走呢?我想像中的美好抱著女兒喝奶的時間呢?全都被那奶瓶給奪走了。可能加上產後的賀爾蒙作祟,完全覺得不快樂!非常不快樂!
我開始依循朋友建議找了社團、借了書,透過一些哺乳的文章看到這個就是所謂乳頭混淆,朋友也建議找泌乳顧問來協助。才發現這並不是不能結束的循環地獄。
找了董老師來的那天女兒剛好狂哭,新手爸媽慌慌張張判定女兒應該就是鬧肚子餓,可是董老師很鎮定的看了一下就說女兒可能不是餓,可能是想睡覺。這時我們開始學習到觀察嬰兒的飢餓反應,開始知道該怎麼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真正的對症下藥。
那次董老師的引導跟幫助下,雖然還是沒有辦法在當天含上乳房。但是在我眼中總是一靠近乳房就暴走的嬰兒好像可以因為我們的引導變得不一樣。
諮詢中我學習到更有效率的擠奶,至少讓我在讓女兒接受親餵之前的這段時間過得稍微可以像個人了。
我才知道原來擠乳器的正確使用方式,才知道什麼叫做噴乳反射,原來我們需要的是引發噴乳反射產生,這樣才能真正的有效擠乳。
之後,董老師持續追蹤跟線上諮詢,讓我了解到即使是小嬰兒也是要被教育的,要用正確的方式來愛他跟教育他。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因為這次諮詢之後我才好好的體會跟學到「成為父母」這件事情。
我們開始更多肌膚接觸、舌頭律動的練習,各種哺乳姿勢的練習。同時我們也學習以正面方式處理大哭暴走的嬰兒。
這個過程真的很難熬,有時候覺得毫無希望。
出了月子的頭幾天,老公上班後要獨自面對女兒的時候,要說我每天都活在恐懼之中也不為過,我家嬰兒老闆肌膚接觸會哭,但是放她一個人躺著不抱她也是會哭,加上嬰兒淺眠,我每天都好像個賊似的偷偷摸摸,小心翼翼的趁她睡著的空檔擠奶。深怕擠奶或是洗奶瓶的時候她起床發現她媽媽不在而爆走。
但總是會有時候擠奶到一半,或是奶瓶洗到一半,嬰兒在旁邊大哭,可偏偏又不能馬上回應她的時候。
每每遇到這狀況我就覺得很厭世,而且不禁埋怨起在旁邊大哭的女兒:今天是妳不吃,不是我不給啊! 妳要肯吃,我不用累,妳也不用哭啊…
但是很可惜的這種埋怨是對方聽不懂也不想懂的無效溝通。
在肌膚接觸女兒放聲大哭的時候真的很挫折,完全不能夠理解眼前嬰兒到底在哭幾點的,這個事情讓我很焦慮。
更是陷入自我懷疑,女兒真的不愛親餵,她哭成這樣我還要逼她跟我肌膚接觸嗎?
也因為這樣,我給自己還有女兒找了點藉口我停止肌膚接觸了幾天甚至幾周。
但是不代表我完全放棄希望親餵的念頭。
還是常常讀著網路上其他媽媽瓶餵轉親餵的血淚史,多少帶來希望,同時也查找了很多文章,讓自己更理解到親餵的好處。
親餵這件事不單單是方便父母,不用溫奶洗奶瓶而已,更是對於嬰兒親餵能夠帶來多少好處,這個知識加強了我的堅持。放下手機,再次深呼吸抓起嬰兒繼續練習。
如果真的用對的方式對待孩子,事情真的不會那麼糟的。
隨著更多的肌膚接觸,我發現我真的一天比一天更愛我的女兒,我開始更同理她,少掉更多埋怨。
她只是來到世界上沒幾天的小嬰兒,她正在練習呼吸,練習跟這個溫度、濕度、聲音都跟肚子不一樣的世界相處,她需要大量的安全感,這樣的她,才出生第二天就被抓去住小箱子照光。想要被抱被安慰的時候就是一個人被放在箱子裡面哭,有的時候被塞奶嘴,有的時候被塞弄濕的棉棒,時間到了才能被灌奶。
這樣想著,我變得更能同理她,也更有能力去包容跟安撫她了。
我開始跟這個常常大哭的嬰兒有很多的”聊天”,我會跟她說所有我的感覺,我接下來會為她做的每件事情跟其目的。
有趣的事情是,似乎我們就因為這樣變得有默契起來,每天老公上班後,獨自面對女兒不再是恐懼的事情了。
慢慢的隨著我們練習的中間董老師適時的追蹤跟鼓勵真的給我很大的幫助。
有時候練習似乎快要成功就拍下影片給董老師尋求更多意見,總是給我們有用的回饋。
我先生想到一個方式來幫助嬰兒含乳,我們先給她喝幾口奶瓶,接著抽掉奶瓶讓寶寶維持吃奶瓶的姿勢含上乳房,當然就是大人要橋好姿勢配合嬰兒而已。這種奇怪的練習方式我女兒居然買單!
跟老師商量以後我也了解到,也不需要限制什麼方式,我家嬰兒接受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招。
同時我也比較知道抓準擠奶的空檔帶初生嬰兒散散步放鬆放鬆,可能也隨著這樣情緒轉換,我們失敗次數變少了,漸漸的靠上乳房的暴走嬰兒變得不一樣了。
一天,帶著她出門時間沒抓好 離家太久胸部脹得不行,外出備用奶也喝光了。心想我乾脆把這小老闆抓到哺乳室求她看看好了。
我告訴她媽媽真的需要她幫忙吃兩口,一個我脹得不舒服,另一個就是也不要讓妳餓到自己。
的確,即使是嬰兒也是可以教育跟溝通的,那天我的小老闆真的賞臉的吃了兩口。很聽話的,媽媽請她吃兩口,她也就真的只吃兩口。
就這樣某天練習她就完全的從兩口變成二十分鐘的正常吃飯。
馬上連絡了董老師做了第二次諮詢。隔天董老師馬上來幫忙我們調整姿勢看含乳是否正確。
從那天開始我們家就可以正式由洗奶瓶地獄中解脫。
經歷了一個多月的瓶餵轉親餵的過程,現在回想起來不只是寶寶變得有力氣會吸吮而已,而是作為父母的我們也懂得更多同理,更知道怎麼跟剛來到世上的嬰兒相處跟陪伴她一起練習。
丟掉奶瓶以後我們開始安排更多出遊行程,開始了媽媽被奶蛭吸住無法動彈的餵奶生活,那就是另一個令人期待難關了。



c87efae9613afcc0d00dbe95535f72c1.jpg




首頁             
最新消息     
乳房常見問題     
親餵常見問題   
促進及維持泌乳     
母乳哺育迷思     
母奶寶寶常見問題   
其他母乳哺育問題     
淺談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  
哺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