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瓶餵轉親餵;哺乳是母嬰愛的交流:kiwi媽&kiwi的哺乳故事】
這是一篇兒科加護病房臨床藥師的哺乳故事,當我看完kiwi媽的分享後思考,這真是個「用心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專心、確實且全力以赴在每個練習中,最後為自己選擇負責任」的典範,故事非常精彩,同時藉由這真實的哺乳故事與每個正在哺乳的家庭共勉~
故事中kiwi媽的YES I DO 的決心,使這個哺乳家庭,乃至於媽媽個人人生有了不一樣的體驗,我想這就是生命中珍貴的寶藏了吧?!
願大家「選擇」心中真正的期待前進,並常活在當下,最後無論結果是否成功,都能對自己的選擇無悔。

我以前一直覺得親餵母奶是很自然、很簡單的事情,好,我承認我當年好傻好天真⋯
從生產完我就一直很積極的想親餵女兒,但本身是屬於胸部很豐滿的體型,相對乳頭比較大,醫院護理師也一直說「媽媽這樣不太容易成功喔!」在醫院試了3天都沒有成功親餵上,且手擠也都沒有擠出初乳,當下真的是有點晴天霹靂,以為自己的身體形狀、奶量不適合餵奶!回到家當天晚上,左思右想還是不想放棄親餵,就立刻私訊了毛醫師的助理,他也很快速的幫我安排了董老師隔天就到府指導。
老師來了之後,評估了我乳房的狀況以及我女兒的狀態,告訴我說「媽媽,哺餵母奶是一件很親密的事情,是必須媽媽和寶寶都同意的狀況下才可以順利進行,但現在看起來你的寶寶不同意。」
當下我又晴天霹靂了一次,我辛苦懷胎十月生下的寶貝怎麼會拒絕媽媽呢?!
老師很有耐性的陪我練習了一個下午,然後語重心長的跟我說「媽媽,我其實不喜歡給寶寶這麼快貼標籤,但你們家寶寶真的很有高需求寶寶的氣質,是非常堅持、有主見並聰明的寶寶!但這種寶寶的媽媽更要努力練好親餵,不然之後會很難安撫的!」
說實話,當下聽到老師這樣說有點不以為然,在工作臨床上(兒科加護病房臨床藥師)看過很多所謂的高需求寶寶,覺得這個名詞其實有點被濫用,也不覺得女兒有這麼誇張!
但之後開始照顧寶寶、練習親餵的過程中才發現,OMG!我女兒真的是有夠堅持的啦!
角度稍微不對,不要!媽媽反應速度太慢,不要!奶速太快或太慢,不要!旁邊有人碰她,不要!有人一直講話,不要!環境或背景音樂不喜歡,不要!反正我現在就是不爽,不要!
而且每次都是情緒迅速的崩潰爆哭,無法哄、無法轉移注意力的那種崩潰爆哭!
因此,剛開始練習親餵的時候真的很無力,幾乎每次都是以女兒爆哭、媽媽搞不懂到底哪裡又惹毛女兒的狀態下結束。
就這樣跟女兒磨了一個多月,「每天重複著肌膚接觸、嘗試餵奶、被拒絕、再次肌膚接觸、再次嘗試餵奶、再次被拒絕的循環」,中間家人也質疑我的選擇,覺得就直接餵配方不是方便省事嗎?
也曾經自暴自棄的覺得這輩子就是沒辦法餵母奶了,靠著不知道哪裡來的力量我居然撐過來了!這樣回想起來,由此可見我女兒的固執是遺傳誰的了,哈哈!
在這樣長時間的觀察、嘗試之下,我發現自己好像慢慢的抓到女兒的節奏和地雷點了,猜對且反應即時(這點真的很重要,我女兒脾氣超級無敵急!一個閃失就又崩潰了)過幾次之後,女兒好像也發現了媽媽懂她,我們的默契慢慢培養了起來,女兒也開始比較有安全感,比較不會動不動就情緒崩潰、比較願意配合,也比較願意上乳房了!到了女兒2個多月時,女兒忽然決定她不要奶瓶了!我才正式的瓶餵轉親餵成功!
轉親餵成功之後,我本來很開心,覺得這是我跟女兒關係的一大進步,但周遭很多的聲音又讓我覺得很難過,「這樣你怎麼知道她吃多少?她會不會餓到?」「這樣沒有定時定量胃會壞掉,你不要害她」「這樣她就非你不可了啊!你會累死自己」「這樣其他人要怎麼顧?都沒辦法幫你啊」「就是因為你餵母奶,寶寶會認味道才不給其他人抱」我一度被這些聲音逼到自己窩在房裡大哭,覺得為什麼大家都不認同我,我只是想要餵母奶而已!我怎麼可能會想害自己的孩子!這時反而是女兒堅持的個性給了我救贖,不管其他人怎麼說、怎麼想,雖然我聽到很生氣、很難過,但我固執的小寶貝就是不喝奶瓶了啊!除了繼續親餵之外我還有別條路可以走嗎?氣完了還是得繼續親餵女兒啊!幾個回合之後,對於那些言論,自己也就看得比較開了。
親餵越來越順之後,覺得生活變得海闊天空,隨時想出門就出門,出門也不用一堆瓶瓶罐罐,哺乳巾蓋著照樣跟朋友喝下午茶、吃飯聊天,唯一比較麻煩一點點的事情是女兒的黏人。當時小小的女兒只要被放下來就哭不停,除了我之外誰抱都沒用,最高紀錄一口氣哭了兩個多小時,先聲明一下我沒有故意放著讓她哭,是因為我必須去看牙醫,老公哄、抱、唱歌、搖晃各種招式都用了就是停不下來!說實話,要不是我回家了,我懷疑女兒搞不好會繼續哭下去!我自認也看過不少的孩子了,這種堅持的程度還真的是讓我歎為觀止!同樣也很固執的媽媽就決定跟她拼了,買了揹巾之後開始了我幾乎全天候的袋鼠生涯,一開始的想法無關乎什麼安全感培養,純粹只是覺得這樣女兒比較舒服,才不會哭,吃飯背著、買菜背著、逛街背著、上廁所背著,連睡覺都睡在我身上!這其實蠻違反我原本腦袋中的既有觀念,但女兒只有在我身上才會比較平靜,才睡得下去,所有的顧慮也只能被媽媽丟到腦後了。
這樣抱好抱滿的日子持續了一段時間,發現女兒慢慢的開始改變了!雖然還是很黏媽媽,但開始可以在媽媽的身邊跟爸爸玩了,不是在身上是在身邊喔!這對爸爸也是一大鼓舞,他一直使出十八般武藝欲搏前世情人一笑,終於有點回報了!帶出門開始會對媽媽以外的人事物有好奇感,帶去婆家也會對著阿公阿嬤笑了,雖然給不給抱是看她大小姐心情,而且通常抱沒多久又會吵著要回我身上了,但這真的是進步啊!不過這個過程中蠻重要的一點是我會先跟身邊的人說清楚我女兒喜歡、不喜歡的事情,如果要跟她玩請盡量配合,在女兒跟別人互動到生氣的時候我會立刻把她抱回來安撫。慢慢的,女兒越放越開,在她比較熟悉的場景(家裡、婆家、比較常去的親子館和母支聚會等)可以玩得很開心;曾經只要環境不熟或不喜歡就崩潰的她,也開始不會這麼排斥不熟悉的環境,會在媽媽的身上東看西看的觀察,然後慢慢的去試探摸索。
到現在,女兒剛滿周歲,帶出門有時感覺真的是帶著匹失韁的野馬啊,東抓西抓、玩完這個玩那個,到處對著陌生人打招呼,聽到路人說「你女兒好開朗欸!一定很好帶吼?」心裡都不由得想說「這真的是在講我女兒嗎?你們知不知道老娘這一年是怎麼過的!」
回顧女兒出生之後的這段時間,其實我很感激我生了一個高需求寶寶,沒錯,他很難搞、很容易生氣、很固執、很難哄,但他也很聰明、學習力很好、反應很快、很愛撒嬌,同時她也給了媽媽好多學習的機會,媽媽因為她而變的更有彈性、有耐心。也誠如老師講的,親餵現在成了我緩和女兒情緒,安撫的最佳利器!當我真的猜不到女兒在氣什麼、哭什麼的時候,親餵可以讓她冷靜下來,彷彿是她可以透過親餵了解到媽媽愛她,雖然媽媽不知道她現在在氣什麼,但媽媽在這裡陪她!(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腦補太多了,哈哈)總之,親餵對於我而言,營養、免疫的優勢倒是其次,重要的是給了我們母女一個很好的橋樑,讓我們因此可以更好地瞭解彼此、更自在的享受專屬於我們母女的親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