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准备好了,他会让你知道;离乳分享:蜜亚妈&蜜亚酱的哺乳故事】
母乳喂好喂满,爱会在关系中流动,安全感够了,孩子自然无痛离乳
母乳喂好喂满,爱会在关系中流动,安全感够了,孩子自然无痛离乳
蕙宁妈咪(宁宁老师)& 宝贝蜜亚酱3年4个月的亲喂母乳心得
我是一个谘商心理师兼亲职教养讲师,同时也是拥有宝宝手语和宝宝瑜伽认证的讲师。所学背景让我知道,一个准妈妈从怀孕开始,母婴关系如何地建立,对婴儿及妈妈,甚至到整个家庭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我非常感恩在我的孩子出生后不久,从亲喂母乳当中,我跟我的宝宝建立起一个正向亲密的关系,也体会到,喂母乳对宝宝在生理、心理、人格及人际关系上所带来的帮助。
2016年9月,我的女儿蜜亚酱出生了。怀孕的时候,参加几场妈妈教室,听到了好多给宝宝喂母乳的好处,我就希望能够在宝宝出生之后,全母乳亲喂。然而,尽管听了一些喂母乳的知识,直到宝宝抱来我怀里的那一刻,许多现实层面接踵而来,身为新手妈妈,我还是不知所措。生完孩子之后,月子中心无法完整且专业地帮助我们亲喂成功,无法亲喂母乳的恶梦,一直持续到找了毛心洁医生和董宜蓁老师之后,才产生了转机。
在我预计要剖腹的前一周,宝宝就急著要出来了。一切非常紧急,因此未来得及跟产房护理师说好,在宝宝来到这世上的第一时间,要跟妈妈skin to skin。除此之外,宝宝因为黄疸指数过高,必须住在保温箱3天,我也失去了在第一时间,让宝宝可以先上乳房的机会。当我终於抱到宝宝时,我看著她,跟她说「你好美,谢谢你来当我的宝贝」,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亲喂,这是我身为妈妈可以给宝宝的滋养与爱。
然而,我只有概念却没有经验,宝宝第一次上乳房,没想到竟然是这麽的不容易。透过月中护理师的协助,好不容易吸成功了,但是我自己却很难让宝宝上乳房,涨奶也使得我很不舒服,影响了宝宝的亲喂。就这样我们进入到挫折的负面循环中。我也遇到奶量不足,而(被洗脑)可能无法喂饱孩子的困境,当时月子中心为了让我休息,他们会定时定量地喂宝宝配方奶。我陷入了两难及非常大的压力,在追奶上也格外辛苦。为了追奶,双手挤奶挤到瘀青发肿,乳房上也是大大小小的瘀青,疼痛不已。
知识及妈妈的直觉告诉我,刚出生的宝宝一定要喂母乳,这是上天给的礼物,这份爱我要给宝宝。陷入困境那时候,我好希望宝宝能够赶快全母乳,上网看其他妈妈的母乳经验,总觉得她们好顺利,奶量也很够,我的压力又更大了。这些情形,使得我每天都在追奶的地狱中,为了让奶量冲上来,我也一直吃,举凡可以冲奶量的东西,我都送入口中,为此胖了5公斤以上。而宝宝被喂食配方奶的不得已,也加深了我的罪恶感,一度罹患产后忧郁。
在月子中心努力了一个月,我跟宝宝只有成功亲喂左边乳,但右边乳一直无法成功。不止如此,每一次亲喂,宝宝含乳都让我疼痛不已。我疑惑著,喂哺母乳不是一件幸福且舒服的事吗?为什么每次亲喂,我都痛到不行呢?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
做完月子,回到家的第一天,我为此大哭了一场。后来我真的受不了,於是上网查询到毛心洁医生。联系了毛医生之后,毛医生看我急,便推荐拥有国际泌乳顾问的董宜蓁老师来帮助我。
董老师来到我家,帮我看喂母乳的状况时,老师告诉我,我会如此疼痛是因为哺乳的姿势不正确。而奶量冲不上来,是和心态有关。在哺乳姿势上,董老师很仔细帮我调整,从坐姿、躺姿、各种宝宝可以亲喂的姿势,都正确且仔细教了我,每一个姿势都陪我做一遍。姿势对了,亲喂的过程也就舒服多了。亲喂时不痛的那一瞬间,真的体会到喂母乳的幸福滋味,我看著宝贝顺利吸允的满足样,心中充满喜悦。老师同时也调整我的心态,花了些时间和我聊,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所谓「通乳先通脑」,正确的态度帮助我可以跟宝宝在亲喂之路上走的更顺利、更长远。董老师还给了我很多信心,我记得董老师跟我说:「妈妈,你的奶量很多,宝宝吃得够」,心中的大石头顿时间放下来,无法喂饱宝宝而需要仰赖配方奶的罪恶感消失了。此后,我不再担心,只管亲喂宝宝。
知道我后来亲喂了多久吗?孩子自然离乳那天,是2020年1月31日,我们亲喂母乳的时间是「3年4个月」。母乳喂好喂满,孩子安全感够了,他自己就自然离乳了。亲喂母乳,所给予孩子的滋养一但足够了,我们会跟孩子一起毕业,一起迈向下一个阶段。
虽然亲喂母乳一开始让我产生很大的压力和挫折,但我一直坚持著。感恩很幸运地,我找对了人来协助我和宝宝。真心感谢毛心洁医生和董宜蓁老师。因为您们的专业,以及对新生家长的同理、温柔、温暖,辅以正确的观念及态度,让我们可以顺利的走上亲喂母乳的路。
一路走来,我真心觉得亲喂乳母是一件好幸福的事情。在我全职妈妈的两年生涯中,孩子透过亲喂母乳、与我之间的互动,我们彼此建立了一个亲密且正面的关系,亲子之间的依附关系,会是孩子人生当中重要的一环。

喂母乳能够帮助宝宝持续建立安全感。在亲喂母乳的过程中,妈妈抱著宝宝,宝宝依偎在妈妈的怀中,妈妈注视著宝贝,宝贝也注视著妈妈,眼睛是很神奇的器官,透过注视著彼此,就能够传递讯息。而妈妈和宝宝在传递的讯息,就是保护、在乎、安全感,这些都是宝宝刚出生至要的需求。宝宝可以在喂母乳过程中,接收从妈妈眼神中所散发出来的温柔与温暖,或者是妈妈的体温、味道、甚至心跳,这些感受对宝宝来说,都是重要的支持与鼓励,这里面满满的都是爱。同时,与妈妈产生共鸣,彼此会随著彼此的情绪、感受、肢体...等,逐渐找到一个柔软弹性的平衡关系。妈妈会更容易知道宝宝的需求,宝宝也会发出讯息让妈妈读懂自己。

一般来说,妈妈是最初的照顾者,也是人一生最初的老师、朋友。对宝宝而言,妈妈被赋予的不只是照顾者,更是全世界。宝宝初来到这个世界,周遭的一切都是极为陌生的,宝宝面对一切不熟悉、突如其来的刺激,会感到不安、惊恐,而妈妈经常的拥抱亲喂,宝宝吸闻妈妈的味道,感受妈妈的体温,因拥抱而全身被触摸安抚,宝宝感觉像回到子宫中那样,被紧紧的包覆,会产生极大的安全感,宝宝的不安也相对会逐渐减少。抱著宝宝亲喂母乳,能帮助宝宝持续在心中累积安全感,并促使宝宝未来能够大胆地探索认识这个世界。

身为全职妈妈,事情真的多到数不清,尤其生完孩子会变成金鱼脑,亲喂的帮助对妈妈来说非常大,所谓「吃饭皇帝大」,宝宝的皇帝营养食物就在妈妈身上,不管到哪里,只要妈妈在,宝宝想吃饭,找个地方,或者带著哺乳巾、方巾,随时上乳房,宝宝就不会饿肚子,喝饱了也不需要处理瓶瓶罐罐。亲喂,让妈妈不会被锁在家里,或者固定地方要喂食宝宝,亲喂让妈妈在育儿之路上,变得更加轻松。

亲喂母乳是这样的,宝宝吃得饱不饱,继续吃或不吃,他们会自己决定。也就是,在亲喂的时候,大多是由宝宝自己决定何时要下乳房。这个过程,宝宝的大脑会一直在运转,跟身体之间合作串连,肚子饱了,大脑会释出吃饱了的讯息,这样宝宝就会自己停下来。当宝宝是由内在释出讯息来决定与判断事情的时候,宝宝的自主性就在培养了。我这里提到所谓的自主性并不是自我中心,而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可以判断决定,并从中学习自我负责和自律的能力」。亲喂母乳可以从小奠定宝宝的自主能力,更进一步地说,就是成人不干预宝宝要吃多少,给宝宝足够的尊重,宝宝可以依照自己的需要来适度摄取,是一种刚刚好的概念。

有母乳知识的人都应该听过,母乳的神奇之一,就是能够依著宝宝不同时期的成长所需,去改变母乳内涵的营养。就跟宝宝需要什么营养,大脑会释放讯息让宝宝知道,宝宝自己就会知道该吃多少、吃什么一样。母乳的营养成分之所以会改变,是为了让宝宝安心成长,宝宝能够好好的成长,是所有父母的的冀望。而我个人也因此而受惠,喂母乳时期,放心没有压力的吃,吃能够带来愉悦感,我个人就享受过一段时间的幸福吃食时光。

肚子饿的宝宝会哭哭闹闹,亲喂直接上乳房,宝宝的本能及生理需求很快被满足。因此,比较不会产生急忙的照顾者和情绪焦躁的宝宝等现象。哭闹背后的生理机制,是一种求救讯号,是遇到身心危机的时候,会产生的一种本能现象,因此哭闹声,会引发人们内在的紧张焦虑感,因此,不少家长在面对宝宝的哭闹上,会觉得照顾宝宝身心压力很大。亲喂母乳,就减少了母婴关系中的某一层焦躁与压力,宝宝本我的需求即刻满足,让宝宝知道肚子饿了有人会喂饱我,而且是很快被满足,宝宝就会学习到「我肚子饿了,其实不需要哭得很大声、很闹,或许只要轻轻地表达一下,妈妈就会知道,来满足我的需求」。宝宝也会用自己的方法让妈妈知道「我肚子饿了,我现在需要喝奶奶」。随著宝宝发展出更多行动能力之后,宝宝会有更多的方法去达成找妈妈喝奶的行为,当宝宝因为自己行动而真正喝到母奶之后,他们会产生自信与成就感,同时,在他们的认知上也会学到,「我不需要生气、哭闹,我可以想方法(例如,走过去找妈妈)获得满足」,这样的宝宝行为及心理状态,就是一种宝宝最初的情绪管理学习。这样的状态,与宝宝学「宝宝手语」的概念雷同,在宝宝还不会说话,或者还在学说话的时期,宝宝学习「有意义地」以肢体、非语言方式表达自己,当妈妈因为宝宝表达自己,而正确回应时,彼此之间的正向沟通便开始建立,同时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宝宝小时候与人建立的关系,尤其是主要照顾者,将会深远地影响宝宝未来的人际关系。透过母乳的给予,母乳就好像一座桥梁,搭建起宝宝与妈妈之间的连结,这个连结里面会传递许多,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像是关注、鼓励、爱。妈妈也会因为常关注宝宝,而开始能够对这个独一无二的小人儿,有更多的了解与同理,进而给宝宝更多他所需要的,而宝宝也会回馈妈妈,让妈妈知道,没错!我接收到来自你的关注、你的付出,你不求回报的爱。当彼此都感受到对方的爱,互动是流动且有温度的,那一定能够建立起彼此对彼此的相信,正向且健康的亲子关系。
不论是在宝宝出生之初,给予宝宝母乳滋养,或者宝宝0-2岁时期,一起学习手语沟通、宝宝瑜伽运动,我们都跟宝宝彼此陪伴,一起成长。现在所付出的,未来必然成为丰硕且幸福的果实,回馈在我们身上及关系中的很多地方
我们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我们绝对是很有爱的父母
与大家共勉

●首页
●最新消息
●乳房常见问题
●亲喂常见问题
●促进及维持泌乳
●母乳哺育迷思
●母奶宝宝常见问题
●其他母乳哺育问题
●浅谈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
●哺乳故事